学院2026届各专业本科毕业生: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现将我院2026届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如下:
2026届数科学院各专业学生将于2025年10月至2026年6月初之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设计报告或论文撰写、毕业答辩、毕业教育等各个环节。
2026届本科论文采用浙江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通过学校信息门户-毕业论文系统进入。论文系统使用指南见附件1,毕业论文规范相关材料见附件2。
一、工作要求
(一)选题
1、各专业毕业论文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本专业学科特点,体现学科的特点,有助于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应着重考虑与实践基地、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课题,坚持“真题真做”。毕业论文原则上一人一题。
2、学院有一定数量的毕业论文备选题目(或参考方向),详见附件3。毕业论文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综合导师,下同)拟定,学生选题,或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由指导教师指定性选题可选择研究型论文课题。选题确定后共同拟定写作思路,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饱满,学生撰写论文写作提纲并在论文系统中上传供导师审核。
3、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不断进行更新,原则上每年至少更新三分之一以上。指导教师出题与学院审核选题时,须落实审核评估关于“来源于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指导教师在审核学生申报课题时,须在毕业论文系统内进行填报。
(二)开题报告
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规定完成开题报告,教师在系统内对报告进行批改审阅。未完成开题报告者,不得安排论文(设计)写作。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格式规范参见《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详见附件2)。
2.学院将统一组织开题(报告)答辩。开题结束后,学生需将开题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论文指导老师。学生开题报告经答辩组长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环节。
(三)论文撰写
1.毕业论文的正文字数要求在10000字以上,毕业设计要求附有相关设计材料。
2.毕业论文必须按《浙江财经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的规定撰写(详情参见附件2)。论文撰写过程中可参考往届优秀毕业论文,详见“图书馆网站-财苑文库-学位论文-优秀学士论文”或者论文系统(以账号登录后显示优秀论文)。
(四)论文指导及评阅
1、论文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严格把关,定期关注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并在论文管理系统中体现对学生的指导记录。
2、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后,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应及时进入系统查看学生已提交的论文,进行评阅工作,并在系统内填写《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阅单》,评语要客观详实、言之有物、具有针对性,杜绝千篇一律。
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完成后指导教师给每位学生写出评语和成绩,并签署指导教师名字后交学院教学办,安排交叉评阅及答辩。论文答辩后由答辩组长签署意见,交数科学院确认成绩。
(五)系统和存档
1、2026届毕业设计采用论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http://bylw.zufe.edu.cn/bylw2.0/)】,学生在对应的各个环节都需进入系统进行相关操作,包括论文写作思路、开题报告、论文初稿、中期检查、论文终稿等,在终稿前可以与指导老师在系统里进行交流互动。
2、由于使用论文管理系统,纸质存档材料只需3类:
(1)学生亲笔签名的诚信承诺书;
(2)学生及导师亲笔签名的论文检测报告;
(3)评阅单;
上述材料交学院教学办公室存档。
(六)答辩工作
1、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记录员须认真记录答辩全程关键信息(含答辩提问、学生作答、答辩小组点评及最终意见等),并按规范将完整记录录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为毕业论文答辩环节留存可追溯的过程性材料。
2、答辩时,应实行论文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在校期间具有两次答辩机会,首次答辩不及格者可以申请二次答辩。
(七)论文抽检
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规定(详见附件4),本科毕业论文每年抽检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学校将同步开展校内毕业论文抽检工作,抽检比例不低于3%,对往年抽检出现问题的专业适当加大抽检力度。如查实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将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
(八)其他注意事项
1、学生与指导教师必须在学院规定的日期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学生必须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与指导,按时提交相关的工作成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遵守学校和学院有关规章制度、不接受指导教师指导与检查、或指导教师认为毕业实习或设计未达到要求的学生,指导教师提出延期答辩意见,学院将不予安排正常答辩。未在规定毕业期限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不能毕业。
2、特别说明:开题后一般不能更换题目,如特殊问题需要更换题目应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换题申请表格,经指导教师、学院同意后方可换题。未完成开题报告的学生,不得进入下一阶段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也不安排毕业设计答辩。学生论文提交后,指导教师评阅不合格或学院确认的评阅教师给出的评阅不合格的学生,不得进入答辩环节。
3、论文评阅不合格以及查重不合格的学生,进入延期答辩,其论文经过修改符合要求后方可参加答辩。延期答辩在5月中旬完成。首次答辩不及格的学生修改获得导师审核通过后进入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与延期答辩同时进行,不再另行安排时间。未通过论文二次答辩或二次答辩前仍未通过重复率检测的学生,其论文成绩记为不及格。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须延期毕业。
4、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型人才,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及实践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按文件《浙江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论文(设计)办法(试行)》(见附件5),申请免写毕业论文。经综合导师、学院以及学校审核并由学校正式发文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由科研作品进行替代。通过论文替代的学生毕业论文的流程与其他同学一致。
6、采用LaTex编辑毕业论文的同学,请参考链接:毕业论文LaTeX模板使用说明。
二、时间安排
1、2025年10月29日:召开数科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宣讲会。
2、2025年11月5日前:指导教师与学生确定毕业设计题目。
3、2025年11月8日前:学生提交写作提纲,写作提纲由导师审核通过后,在线填写开题报告到论文系统,开题报告通过后,允许参加开题答辩。(开题报告必须开题答辩前提交并审核完成,否则答辩组长不能审核)
4、2025年12月2日至2026年4月23日:通过开题答辩审核准予开题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论文管理统一格式规范撰写论文正文,指导老师做好论文的过程指导,填写“指导日志”。学生在论文系统流程管理-指导日志处填写5次指导记录后,方可提交论文定稿。
5、2026年1月13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调查、可行性分析和需求报告。
6、2026年3月7日前: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并在论文系统中填写中期检查栏。
7、2026年3月9日至3月20日:指导教师根据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定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质量检查,并对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修改意见。
8、2026年4月14日前:学生根据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的实现及论文或设计报告的撰写,提交论文。
9、2026年4月14日至4月23日: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直至符合要求,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评阅及毕业设计成果评定。
10、2026年4月24日至4月27日:论文答辩小组对论文、设计报告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意见修改论文直至符合要求,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11、2026年4月28日至五月底:毕业设计成绩确认。学生上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各类文档,包括源程序、分析与测试数据等。
12、2026年6月中下旬:毕业教育。
三、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提交截至日期
1、写作提纲:2025年11月8日前提交到系统。
2、开题报告:2025年11月24日前提交到系统并由指导老师审核通过(否则答辩组没办法填写审核意见)。
3、开题答辩:2025年12月2日。
4、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2026年3月7日前提交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正文和评阅单。
文献综述正文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5篇及以上,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数量需保持基本对等,参考文献格式需符合学术规范。外文翻译译文正文需达到 3000 字及以上,提交译文时,需同步附上完整的外文原文(原文格式需清晰可辨,包含标题、作者、来源期刊或出版物信息等)。
5、毕业论文:2026年4月23日前提交最终定稿。
6、论文答辩:暂定2026年4月28日论文答辩。系统论文演示介绍及问题答辩。
7、毕业设计成绩确认:2026年5月底前学生上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各类文档,包括源程序、分析与测试数据等。
毕业论文的正文字数要求在10000字以上,查重率不高于15%,毕业设计要求附有相关设计材料。论文撰写可参照优秀毕业论文的写法,详见附件2。论文格式参照《浙江财经大学数科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8、相关纸质材料2026年6月2日前提交
(1)学生亲笔签名的诚信承诺书;
(2)学生及导师亲笔签名的查重报告全文;
(3)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评阅单。
上述材料交学院教学办公室存档。
2026届毕业论文时间节点要求总览
阶段 |
序号 |
时间节点 |
主要工作 |
准备阶段 |
1 |
2025年10月 |
正式发布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
2 |
2025年10月29日下午1点30 |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动员大会(学术一报报告厅) |
3 |
2025年11月5日 |
完成毕设题目审核、组织选题、下达任务书等工作 |
4 |
2025年11月8日 |
提交毕业设计写作提纲 |
开题阶段 |
5 |
2025年11月24日 |
提交开题报告 |
6 |
2025年12月2日 (周二) |
开题答辩 (系统里须提交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并由指导老师审核通过,截止11月30日,如有特殊情况须填写请假申请表) |
7 |
2025年12月30日 (周二) |
二次开题答辩(系统里须提交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并由指导老师审核通过,截止12月28日) |
研究阶段 |
8 |
2026年3月1日-3月7日 |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学生须在3月7日前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正文和评阅单,并在论文系统中填写中期检查栏。 |
9 |
2026年3月24日-3月31日 |
预答辩(展示原始数据及分析过程) |
答辩阶段 |
10 |
2026年4月14日 |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草稿,由指导老师审核 |
11 |
2026年4月23日 |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定稿,由答辩评阅老师开始审核。 |
12 |
2026年4月28日 (周二) |
毕业论文答辩(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如有特殊情况须填写请假申请表) |
13 |
2026年5月19日 (周二) |
二次毕业论文答辩(一辩未通过的学生必须参加) |
归档阶段 |
14 |
2026年6月2日前 |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材料归档等工作 最终须上交的电子文件有:①学生签名的授权书扫描件;②查重报告全文(维普);③毕业论文终稿(word+pdf);④系统源代码。 纸质文件有:①学生亲笔签名的诚信承诺书;②学生和导师在封面签名的查重报告全文;③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评阅单。 |
数据科学学院
2025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