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数据科学学院举行数海领航大讲堂2025年第23期。本期邀请中国计量大学徐衍聪教授为全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A dynamical system view of p53 dynamics triggered by DNA damage”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郑松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与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聚焦DNA损伤修复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含Michaelis-Menten函数的p53-Mdm2网络模型为核心研究对象,运用动力系统分析方法展开深度探究。讲座中,徐衍聪教授系统阐述了该模型的详细分支行为,重点解析了鞍结分支、3余维Hopf分支及3余维尖点型Bogdanov-Takens分支等复杂动力学现象。值得关注的是,徐教授团队在p53模型中观察到孤立极限环与尖点型极限环的共存现象,这一突破性发现揭示了不同振荡动力学状态的复杂转变规律。同时指出,无论DNA损伤是否存在、损伤程度大小,振荡现象均能持续存在,且DNA修复过程中可能涉及多重振荡行为;而p53与Mdm2的相互作用所诱导的动力学特征,进一步阐明了p53自身带来的正反馈与Mdm2介导的负反馈之间的关联,正是这种反馈机制触发了DNA损伤的数字振荡模式。此外,研究中发现的多重振荡现象与DNA损伤阈值,为揭示DNA损伤修复的内在分子机制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

本次讲座不仅让在场师生对动力系统视角下的p53动力学特征、DNA损伤修复的复杂调控机制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知,更搭建了数据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学术交流桥梁,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在跨学科领域的学术探索,拓宽了思维边界与研究方向。讲座后,师生围绕p53模型的参数、优化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